当前位置:首页 > 旅行社 > 正文

世纪***日旅行社招聘

  1.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农民干活那么艰苦,每月有休息日吗?
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农民干活那么艰苦,每月有休息日吗?

问题让我亲历者来回答。那时农民没有休息日的,做一天算一天。每人都定有底分,像我们这里男全劳力十分底,妇女全劳力六分底,体弱没成年的依此类减。如当天出工晚或早收工是要扣分的。

学大寨移风易俗过新年这几年,我一年都出勤360天。那时年青力壮,再加生活所迫,每天报酬只几毛钱,你不想出工也不行。除夕夜提早一小时收工,大年初一上午休息,下午开社员大会,学语录,斗私批修,开会是算出勤记工分的。

初二开工,这天寒地冻干什么呢,农田基本建设,修水利,平整土地。春插夏收那更是没日没夜,吃喝在田头,一天十几小时劳作,现在想起来都后怕,不知当时是怎样过来的。

世纪假日旅行社招聘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我所在的农村,农民没有休息日。这并不是因为播种收割管理庄稼忙,而是因为农业学大寨。当时的口号是把农闲变农忙,农闲时的所谓农忙就是平整土地,深翻土地。平整土地便于行水浇地,人工用铁锨深翻土地的意思是把下层面的“懒土”翻腾到表层来。认为懒土里有庄稼没吸收到的营养,有利于庄稼生长丰收?当时有些村庄的当家人认为翻地越深越好,越深层的懒土营养就会越多,结果是这些村庄的庄稼不但没有增产,结果还造成了庄稼减产。其实这部分深层的懒土因为千万年没有见过阳光,没有被风化,所以根本就不利于庄稼的生长。这样的懒土被老农民们称为“生土”!生土不利于庄稼生长,其实在老年农民面前是常识。

所以说农民这一类的艰苦劳作对粮食增产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。这也是当年农民虽然一年到头的忙,口粮却依然艰窘的原因。

我记得很清楚,当年寒冬腊月,即使是下着小雪,深翻土地或平整土地的活也不会停。这主要是为了彰显一种学大寨的精神!

世纪假日旅行社招聘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除了把农闲变农忙的口号外,当年还有一个响亮的口号,这就是“大干三九,吃罢饺子就下手!”吃罢饺子就下手的意思是,大年初一吃罢早饭就开始上晌干活了。这也就是说过春节不但没有现在的七天年***,就连大年初一也不歇着。

这些行为主要的还是为了彰显一种战天斗地、种田为革命的精神!

当然了,当年的平整土地、深翻土地也好?挖河倒坝也罢!也确实为我国农田基本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正面影响!

世纪假日旅行社招聘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人们称这一时期为火红的年代?真的是再恰当不过了。

应该把真相告诉类似于出题者这样的年轻人。我经历过那个年代,那个年代最苦的就是农民了,不仅吃不饱、穿不暖,而且严重透资着体力。在那个年代,不要说休息日,就连春节都不放***,号召过一个“革命化”的春节,中午清汤寡水瓜菜代,算是过年,下午就得下地干活。至于每月休息日什么的,那更是天方夜谭。今天的幸福生活着实来之不易,都好好珍惜吧!

六七十年代;农民做水利工程,干活没有工资,只挣工分,三四十岁的壮劳动力,一天十分工。一个劳动日,分账时可能就0.1元钱。

水利工程基本上没休息日;家中有事,可以请***回去一两天。那时候火柴2分钱一盒,便宜香烟7分钱一包。一碗包面(里面只包一点点肉),一角二分加一两粮票,吃完了垫不了肚子角。

那时候人肚子里没油水;吃饭一人可以吃两三碗,一个碗能装一斤水的那种碗。那时候国家底子薄,慈禧败国后,国家经历了三四十年的动荡(军阀混战.外强入侵.解放战争)。

六七十年代;人虽不富裕,人心齐,心态好,百姓互帮互助!路不拾遗;夜不闭户(关门)!现在人做不到了!

现在的人;日子过滋润了,身体确变差了,人反而自私了!也容易抑郁了!